銜玉而生唏噓落幕 八年之功一朝錯付:JOLED破產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來源:
中國家電網
日期:2023-04-03
責編:
殷緒江
正所謂“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就在顯示行業(yè)陷入周期性低迷,面板廠降價控產一條龍,全行業(yè)謹慎樂觀的時候,突如其來的消息震撼了整個業(yè)界:3月27日,JOLED宣布公司負債337億日元,已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啟動“民事再生”的破產重整程序。
日系技術的總退卻
JOLED是2015年由索尼和松下的OLED部門合并成立的,顧名思義,JOLED的里的J就代表著日本的Japan。而JOLED的破產,也代表著日本在OLED面板行業(yè)的徹底失敗,甚至意味著日本企業(yè)就此退出中日韓臺三國四地在顯示面板領域未來的爭霸戰(zhàn)。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正如日本企業(yè)過去在顯示行業(yè)曾締造過的輝煌那樣,日本在OLED顯示領域過去也是頗有建樹:世界上第一臺OLED電視XEL-1就是索尼在2007年12月推出的,而JOLED的“另一半”松下從等離子時代起也積累了大量自發(fā)光材料的技術經驗。2015年強強聯(lián)合的JOLED,真可謂是銜著金湯匙出生,曾幾何時,為什么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的命運呢?
日系廠商的“匠人精神”世界聞名,但盲目的“匠心”乃至達到閉門造車的境地,對于公司的發(fā)展也實在不值得歌頌。造成JOLED破產的最根本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攀錯科技樹”了。

顯示行業(yè)素來是各種技術競逐的舞臺,從本世紀初CRT失去主流地位之后,業(yè)界一直存在幾種顯示技術相互競爭的局面,液晶、等離子、背投你方唱罷我登場,一時間萬物竟發(fā)的景象過后,大浪淘沙之下,液晶和OLED成為了當今市場上兩大主流技術陣營。
兩種技術路線的選擇
不管是面板還是終端產品的價格,OLED都比液晶昂貴,消費者也逐漸形成了OLED設備更加高端的印象。但從生產角度來看,由于結構的優(yōu)勢,實際上OLED的制造工藝反而相對簡單?,F(xiàn)階段造成OLED面板價格高企的核心因素,在于發(fā)光材料制備這一步驟。由于OLED屬于有機材料,非常容易與水或氧氣等發(fā)生反應使材料失效,因此制備OLED元件,也就是OLED材料放到基板這個環(huán)節(jié)成為了制約面板良率的瓶頸?,F(xiàn)在主流的生產技術分為蒸鍍式和印刷式。
通俗來講,蒸鍍式就是通過加熱OLED材料使其蒸發(fā),再重新凝結到基板上,蒸鍍技術需要在嚴格的真空環(huán)境下操作,以隔絕水汽和氧氣對OLED材料的影響,環(huán)境要求苛刻,工藝相對復雜,而且OLED材料浪費比較嚴重,因此蒸鍍技術制備OLED面板的成本相對較高。
而印刷式技術的遠離與噴墨打印機類似,不僅制備速度快,而且在常溫常壓的環(huán)境中即可進行,對OLED材料的利用率也較高,總體成本較蒸鍍式技術顯著降低,不過其也存在著精度(PPI)不高等問題。
目前大多數(shù)廠商都采用蒸鍍技術路線,包括之前的三星盛傳的QD-OLED,其實也只是在量子點膜上采用了印刷工藝,OLED面板依然是蒸鍍工藝。而選擇印刷技術路線的并成功量產的,目前為止只有JOLED一家,雖然JOLED之前出貨的27英寸顯示器面板無論是色彩、分辨率相比于采用蒸鍍技術的QD-OLED面板及WOLED面板都更好,但是畢竟獨木難支,有限的規(guī)模制約了技術的進步,進而導致無法在價格實現(xiàn)突破。反觀蒸鍍路線,以電視為例,如今的OLED電視無論是壽命、良率還是亮度、對比度等與幾年前的產品相比都有了顯著的進步,在量子點的加持下,色彩表現(xiàn)也是脫胎換骨,QD-OLED電視已經成為行業(yè)畫質巔峰,而且價格也比幾年之前更為親民,如今OLED電視已經和高端液晶電視的價格看齊。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
JOLED的破產,和當年日系等離子陣營的敗亡何其相似。彩電行業(yè)的歷史多次證明了,在技術實現(xiàn)市場化之后,最重要的不再是技術本身有多先進,亮點有多么突出,而是自身的技術能否迅速被市場認可轉化為賣點,以及是否存在致命缺陷。新技術形成規(guī)模之后,技術的短板靠自身的迭代升級往往就能夠有效改進,甚至取得突破。
就像液晶技術問世之初雖然在尺寸、價格、畫質等各方面都拿不了滿分,但是并沒有突出的劣勢項目,何嘗不是一個60分的“六邊形戰(zhàn)士”,加之自身在壽命等方面的先進,在獲得市場青睞后憑借著規(guī)模優(yōu)勢,迅速實現(xiàn)了高代線的技術突破,大尺寸液晶電視幾乎是立刻獲得了主流地位。面對OLED的沖擊,液晶同樣憑借規(guī)模優(yōu)勢,利用不同廠商在背光、材料、制程等多重優(yōu)勢的共同改進下,從LED、量子點、nanoips、到MiniLED,硬是“續(xù)”到了現(xiàn)在還能與OLED有一戰(zhàn)之力。等離子的慘淡收場與液晶的勃勃生機,個中緣由實在是令人深思。
在破產之后,雖然JOLED在公告中表示旗下部分業(yè)務將由日本顯示器公司(JDI)繼承,但印刷技術的領頭羊的隕落,給這條技術路線的發(fā)展蒙上了一層陰影,截至目前,其他廠商的印刷OLED產品依然僅僅停留在實驗室和展會場合。不出意外的話,蒸鍍技術在未來應該可以主宰OLED路線了,至于我們的老朋友液晶能不能繼續(xù)憑借規(guī)模優(yōu)勢,“縫縫補補又三年”和OLED并肩發(fā)展,最終等到MicroLED出關一統(tǒng)天下呢?只能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