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多家銀行啟用人臉識別,監(jiān)察身份、分析偏好、防止被盜
來源:
智東西
日期:2021-04-22
責編:
殷緒江
據(jù)路透社報道,美國的佛羅里達城市國家銀行、摩根大通銀行和富國銀行等十幾家銀行已經開始部署攝像軟件,用計算機視覺技術來分析客戶偏好、監(jiān)視員工,并監(jiān)測睡在自動取款機附近的人。但這些部署引發(fā)了批評人士對于隱私喪失和種族偏見的控訴。盡管存在著反對的聲音,但在監(jiān)控攝像頭制造商安訊士美洲區(qū)副總裁弗雷德里克·尼爾森(Fredrik Nilsson)看來,銀行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是,“如果推出這項技術,公眾會有什么反應,尚不確定。”
一、眾說紛紜,人臉識別未必真安全
對于智能監(jiān)控設備在銀行中的應用,銀行方面和社會人士方面紛紛發(fā)聲。比如,城市國家銀行的首席信息安全官博比·多明格斯(Bobby Dominguez)贊成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 “我們已經在移動設備上利用人臉識別,為什么不在現(xiàn)實世界中利用它呢?”
多明格斯稱,城市國家銀行將于明年初開始試用人臉識別來鑒別柜員機旁的顧客和分行員工的身份,這將取代現(xiàn)有網點中過時而又不可靠的身份識別措施。他說,人臉識別可以分辨出政府監(jiān)視名單上的人。
摩根大通透露,他們正在俄亥俄州的幾家分行進行視頻分析技術的小規(guī)模測試。而富國銀行稱人臉識別對于防止欺詐行為有用,但拒絕討論它具體是如何防止的。但批評人士指出,如果人臉匹配結果出錯,無辜的人可能會被逮捕;還可能會出現(xiàn)過度使用監(jiān)視系統(tǒng)來監(jiān)測低收入和非白人社區(qū)的情況;而且在無處不在的監(jiān)控中,隱私將會不復存在。
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從1月1日起禁止企業(yè)在公共場所使用人臉識別,在此情況下,連鎖藥店Rite Aid Corp去年就關閉了全國性的人臉識別項目。
布蘭南銀行(Brannen Bank)首席信息官沃爾特·康納斯(Walter Connors)稱,他們的公司已經對該技術進行過討論,但并沒有應用在他們的網點??导{斯說,“當談到人臉識別這個話題時,事情就沒有那么簡單了。”
二、銀行內,識別客戶或引種族偏見
據(jù)兩名知情人士消息,摩根大通銀行從2019年開始,用內部軟件分析了紐約州和俄亥俄州分行的存檔錄像,以評估計算機視覺技術的潛力。這兩名知情人士中有一位是摩根大通銀行的前雇員尼爾·班達爾(Neil Bhandar),他當時正是負責監(jiān)督這個項目。摩根大通銀行也證實了這一消息,稱他們是為了收集數(shù)據(jù),以便更好地安排員工和設計銀行分行。班達爾說,當時一些員工甚至到亞馬遜的無人售貨便利店,去了解他們的計算機視覺系統(tǒng)。班達爾對存檔錄像的初步分析顯示,更多的男性會在午餐前后到訪,而女性往往在下午左右抵達。班達爾還想進一步分析這一現(xiàn)象是不是因為女性想避開ATM機大廳的人流高峰,但疫情打斷了這一計劃。
一名參與創(chuàng)新項目的現(xiàn)有員工提出,在征得客戶同意的條件下,對進入分行的客戶進行人臉識別,可能是提升客戶體驗的一種途徑。除了摩根大通銀行,美國東北部一家銀行的高管稱他們最近也在新的分行中使用計算機視覺來識別銀行里的繁忙區(qū)域。還有一位消息人士稱,美國中西部的一家信用合作社去年在四個地點采用了人臉識別來鑒定客戶身份,但后來因為擔心成本問題而暫停。
據(jù)班達爾等人透露,摩根大通銀行在開發(fā)定制計算機視覺時,使用了谷歌、IBM Watson和亞馬遜的組件,同時也考慮了軟件初創(chuàng)公司AnyVision和Ventra的全構建系統(tǒng),但這兩家公司都不予回應。
摩根大通銀行最終在11家供應商中選擇了某一家,并于去年10月開始在俄亥俄州的幾個分行進行測試。他們利用計算機視覺系統(tǒng)來確定交易時間,統(tǒng)計有多少人因為排長隊而離開,以及工人們都在做什么工作。此外,他們還補充,這項測試并不包括人臉、種族或性別識別。
一些道德專家認為,利用技術來猜測客戶的特征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因為這會強化刻板印象。批評者警告稱,部分計算機視覺程序對有色人種的準確性并不高,這可能會導致算法偏見的產生。
于是,摩根大通銀行對道德問題進行了權衡。例如,其中兩名知情者說,有內部人士呼吁重新考慮在黑人社區(qū)哈萊姆(Harlem)進行測試的計劃,因為這可能會被視為對種族問題不敏感。與此同時,《紐約時報》于2019年12月發(fā)表了一篇關于大通銀行亞利桑那州分行的種族主義的文章。
上述知情人士解釋道,種族分析并不是最終計劃的一部分,而哈萊姆分行之所以被選中,是因為那里有用來評估新技術的大通創(chuàng)新實驗室。大通銀行也證實了這一點。
三、銀行外,監(jiān)控可疑人士
長期以來,銀行業(yè)一直試圖將計算機視覺應用到安保領域。視頻監(jiān)控研究機構IPVM的創(chuàng)立者約翰·霍諾維奇(John Honovich)說,富國銀行在十多年前就使用了3VR公司的原始軟件來審查犯罪錄像,看是否有人臉與已知罪犯的面部相匹配。
美國南部一個中型銀行的安全主管透露,該銀行幾乎在每家分行都設置了視頻分析軟件,當保險箱、計算機服務器室和其他敏感區(qū)域的門敞開時,就會發(fā)出警報。
此外,他們還監(jiān)視著銀行之外的情況。比如說,經常有人會在免下車提款機下面搭帳篷休息。這名主管說,這種情況下,控制中心的安保人員可以發(fā)出廣播,請這些人離開。
開發(fā)視頻管理和分析軟件的飛艇工業(yè)公司(Airship Industries)銷售副總裁布萊恩·卡拉斯(Brian Karas)稱,有人會睡在封閉的ATM機大廳里,這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銀行業(yè)。但現(xiàn)在,一些銀行的系統(tǒng)可以檢測到有人在ATM機旁邊閑逛,然后工作人員可以用警笛或頻閃燈來警告或趕走他們,以增加ATM機的使用時間,減少對ATM機的破壞行為。
卡拉斯說,雖然不想讓流浪漢們失去容身之處,但他們覺得有必要讓ATM機的使用更加安全、方便。城市國民銀行的多明格斯說,銀行可以用計算機視覺來探測外面的可疑活動。
據(jù)悉,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在2010和2011年曾使用iCVR相機來監(jiān)測在ATM機大廳閑逛的人士。雖然已不再使用,但美國銀行對計算機視覺的興趣并未減弱。
2019年,該銀行人員在多個場合與安防視頻管理公司AnyVision人士會面,而且在9月的一次會議上,美國銀行展示了他們如何識別自家高管的面孔。他們聲明:“我們一直在評估市場上潛在的新技術解決方案。”
結語:計算機的“眼”,還未到遍地開花之時
計算機視覺技術在美國多家銀行的廣泛部署,應該說是為提升銀行業(yè)務與服務提供了一種有力的工具,人臉識別、數(shù)據(jù)收集分析,以及對外部ATM機附近情況的監(jiān)測,都可以有效地提升銀行客戶的體驗。
然而計算機視覺的應用總是繞不開個人隱私和算法偏見的問題。被收集分析的用戶數(shù)據(jù)會去向何方?算法在識別身份時會不會受到種族主義或者刻板印象的影響?批評人士的擔憂不無道理,在新的技術方案不斷更新?lián)Q代的同時,這些問題也從來不應該被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