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大尺寸化會讓“誰”帶來機會?
來源:
視聽圈
日期:2021-08-26
責編:
殷緒江
近日,奧維云網發(fā)布了今年前7個月(1~7月)國內彩電銷量數據,結果顯示今年1~7月整體銷量不到2000萬臺,實際數據為1994.5萬臺,同比下降達到15.6%。而另一個關鍵指標銷售額卻達到了667.4億元,同比增長為14.2%。
銷量下降一成多,銷售額卻增長一成多,這一正一反的數據則恰恰折射一個事實:今年前7月“更賺錢”的局面,是由于彩電產品均價不斷被拉升帶來的結果。
據奧維云網統計,今年上半年彩電的均價為3332元,同比增長34.9%。彩電零售均價漲幅一度接近50%,直接導致市場銷量自3月起,連續(xù)4個月出現11%-34%的大幅度下滑,可以說彩電終端產品價格上揚是極大的抑制了彩電市場的需求。
行業(yè)資深人士、百姓家電網創(chuàng)始人楊帆向《視聽圈》表示:今年以來彩電銷量跌入近幾年來“新冰點”,其主要“真兇”則是彩電行業(yè)正處于5年以來最典型的一次“漲價周期”。今年以來包括面板漲價、芯片短缺等因素,造成了彩電產品的單價不斷走高。
此外,目前國內彩電市場容量高度飽和,換機動力偏弱,加之消費者購買力受限,導致彩電出貨量“進一步萎靡”。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前7個月不到2000萬臺,以至于許多行業(yè)數據機構都對今年全年彩電市場的銷量“大盤”都不太報以希望。
盡管進入7月份之后上游液晶面板價格上漲的趨勢已經止跌,有些中小尺寸價格開始回落,但是市場沉下去之后,再指望通過價格再來拉回銷量的可能性不大。
洛圖科技預測認為,今年國內全年彩電的銷量可能不到4000萬臺,或將會在3800萬臺左右徘徊,這可能創(chuàng)近十年來的一個新低。
銷量規(guī)模不能指望,那彩電市場靠什么“取勝”
從目前國內彩電行業(yè)的整體走勢來看,單一指望絕對銷量規(guī)模已經不太現實了。那么在市場銷量一片萎靡的情況下,彩電企業(yè)接下來如何走才能活下去呢?答案,很簡單和直接:那就是堅持高端大屏之路。
雖然整體銷量堪憂,但是65寸及以上產品卻在繼續(xù)上升。據奧維云網1-7月數據,今年彩電市場累計平均尺寸為54.2寸,遠遠高出去年平均尺寸。從分尺寸段來看,中小尺寸銷售量、銷售額均呈現出同比下降趨勢。70寸以上電視均有大比例增長,銷售額增幅均超過50%。其中,85寸銷售量同比增長175.5%,銷售額同比增長127.7%,增速最快。
奧維云網預測,2021年65+產品市場份額將超過3成以上,達到34.5%,同比增長9.5個百分點。其中,特別是85吋、100吋等超大尺寸市場增長較快,大屏化成為當今彩電市場主旋律。
楊帆表示,按照這個比例,即使今年總量為3800萬臺,其65寸+大屏電視整體銷量也會達到1000萬臺大關,將有望撐起彩電需求的三分之一天下。消費者端對大屏需求的認可,成為市場唯一的成長焦點。
市場和消費者為何對“大電視”入迷
從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來看,大電視更加直觀刺激,更有沖擊感?;蛘哒f,代表著一種對未來生活品質感追求更高的升級。
還有從整體價格趨向來看,今年上半年以來中小尺寸漲價幅度更大,而65寸以及以上電視漲幅相對低一些。這就讓消費者更有一種“買大比買小”更合適自我滿足感。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推手”:那就是彩電企業(yè)們也愿意把電視機做大。因為瞄準大尺寸電視相對能改善提升產品升級結構,給廠商帶來更多的價值。同時,在大尺寸電視能夠獲得一定的市場空間,也能凸顯出自己品牌高度。
因此,今年幾乎所有彩電廠商都開始在75寸以及大屏電視全面發(fā)力。無大屏、不彩電已成為行業(yè)的“共識”。
電視大尺寸化會給“誰”帶來機會?
今年65寸將超越55寸,成為第一尺寸,同時70寸及以上大屏市場快速發(fā)展。唯有大屏深入人心——如此市場特性的出現,這無疑給以大尺寸畫面“著稱”的激光電視和智能家用投影更多的市場契機。
數據也在佐證這個論點,2021年當是家用投影市場的又一個重要轉折年。據洛圖科技數據顯示,上半年,智能投影機銷量為231.2萬臺,同比增長高達43.3%;同期,國內激光電視市場出貨量首次在上半年突破10萬臺規(guī)模,達到11.6萬臺,同比增長34.3%——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較2019年同期也分別增長了近四成和三成。
“大屏”已成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理想選擇,尤其是在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下,追求個性化生活已然成為趨勢,年輕消費者消費觀念正發(fā)生改變,越來越多的用戶將智能投影和激光電視作為電視的補充品甚至替代品:大屏正是智能投影機在近年來不斷受到熱捧的原因所在。
80+以上尺寸畫面顯示設備中,智能投影、激光電視能更加凸顯出性價比、凸顯屏幕更大的優(yōu)勢。同時,在影音娛樂、在線游戲、遠程直播等場景上,智能投影的大屏優(yōu)勢、智能優(yōu)勢和護眼等特性正好契合了居家大屏影院這個市場“增量點”。因此,吸引了一大批90、95后的“Z世代”消費群體對這個激光電視、智能投影等新興品類的“嘗鮮”。
目前,海信、長虹、康佳、三星、LG、極米、堅果、華錄、小米等消費電子品牌都開始在激光電視和智能投影產品紛紛發(fā)力,希望能在彩電市場需求飽和階段,通過發(fā)力智能家用投影這個大屏顯示新品類來從新攫取更多的市場機會。
“視聽震撼與沉浸,唯有更大才是王道”:但是,傳統彩電技術曾經是這一追求的最大天花板(如CRT電視最多34英寸)。而今天,液晶變得更大,智能投影和激光電視則比液晶“更更”大。技術的突破必然帶來消費習慣和理念的升級。家庭視聽和彩電產業(yè)也將進入不一樣的“大前景”。這將是機會也是挑戰(zhàn)。最終市場會呈現什么樣的結構,誰能從“大”這個趨勢中真正贏得未來,我們拭目以待。